我國“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完成
2014年12月23日 柴葳 中國教育報
本報北京12月22日訊(記者 柴葳)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隨著西藏教學點設備11月底安裝調試的完成,全國6.36萬個教學點全面完成“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任務,實現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音樂、美術、英語等課程開課率顯著提升,農村邊遠地區(qū)教學點長期以來缺師少教、無法開齊開好國家規(guī)定課程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教學點的課堂正逐步變得豐富多元、生動活潑起來。
教學點是中國基礎教育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為從根本上打通教育均衡之路,2012年11月底,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利用信息技術幫助教學點開好國家規(guī)定課程,讓農村邊遠地區(qū)適齡兒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為推進項目開展,教育部專門組織力量,配套開發(fā)人教版一至三年級8門國家規(guī)定課程的數字資源,并從2013年9月開始通過網絡和衛(wèi)星兩種方式同步播發(fā)。同時,教育部組織建立“教學點專題網站”和呼叫中心熱線電話,為教學點教師提供專家解讀、在線答疑和咨詢,積極開展遠程指導和服務。各地結合項目開展情況,通過教師應用培訓、教研巡回指導等多種方式為教學點提供支持服務。
參與項目的教師紛紛表示,項目配備的設備安裝容易、操作簡單、維護方便,培訓組織及時到位,符合教學點現狀和教師水平,這一項目正一點一滴改變著教學點的教學面貌。
在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桃花溝教學點,雖然僅有一名55歲的老教師,但經過培訓,一個人利用項目設備與資源為3個年級、7名學生開齊了國家規(guī)定的全部8門課程。雖然一句英文都不會講,這位老教師卻利用資源把英語課上得有聲有色。
山西省芮城縣東嶼村教學點通過實施項目,學校教學條件好了,教學內容豐富了,孩子們會唱歌、會畫畫了,村里的老百姓很認可,新學期陸陸續(xù)續(xù)共有16個孩子轉學回村。
此外,安徽、湖北、湖南等多地還通過專遞課堂、同步課堂等形式,探索擴大優(yōu)質資源在農村教學點更廣泛覆蓋的有效機制,真正實現讓山里娃娃與城鎮(zhèn)學生同上一堂課,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很多地區(qū)的教學點還利用網絡建立了親子熱線,使學生可以與外出打工的父母進行視頻交流,以人文關懷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及持續(xù)推進,有效解決了教學點師資短缺和水平不高的實際困難,既改善了教學質量,也通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教學點學生培育適應信息時代的觀念、習慣和生活方式開辟了渠道。
□新聞鏈接
2012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把農村和邊遠地區(qū)作為重點優(yōu)先保障,通過資源傾斜等方式,加快縮小城鄉(xiāng)、區(qū)域、校際間學生的“數字差距”。特別要為全國幾萬個教學點配備視頻接收播放設備和優(yōu)質資源,逐步實現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并以縣為單位逐步開設同步課堂。
2012年11月“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啟動。中央財政分兩次撥付項目經費共3.6億元,20個項目省份落實配套資金2億元。
2013年初各地陸續(xù)開始設備招標與安裝調試工作,為教學點配備衛(wèi)星信號接收設備、計算機、平板電視(或電子白板、投影儀)等設備。部分地區(qū)還配備了攝像頭,利用網絡建立親子熱線,滿足教學點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2013年9月至12月教育部“教學點專題網站”日均用戶訪問量達1.3萬人次、日均資源下載量約1.5TB。此外,教育部還建立了呼叫中心熱線電話,為教學點教師提供在線答疑和咨詢,積極開展遠程跟蹤指導和服務。
2014年11月全國6.36萬個教學點全面完成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任務,實現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
《中國教育報》2014年12月2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