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102周年隨筆感想
網(wǎng)上人大武漢教學服務中心200909會計學畢業(yè)生 阿里黃山
(一)
今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102周年,去紅樓看看是好多人的心愿。紅樓,即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武漢市武昌區(qū)武珞路1號),因主體建筑為紅磚砌墻、紅瓦覆頂?shù)募t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紅樓前矗立的孫中山先生地銅像,紅樓紀念館的墻上懸掛著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親筆題寫得“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匾額。紅樓,被人們尊崇為“民國之門”。
1911年(農(nóng)歷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并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湖北新軍協(xié)統(tǒng)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tǒng)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zhàn)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wèi)戰(zhàn)。武昌起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余年的清朝統(tǒng)治頓時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當我們站在紅樓下,仰望孫中山的銅像,追溯一百年前那場血雨腥風的革命,許多亢奮許多激情許多感慨許多喟嘆聚在心頭。
(二)
作為炎黃子孫,我曾為華夏的歷史而驕傲!不是么?中國,有著五千年文化從未間斷的歷史,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出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叮當作響!熠熠生輝??!曾幾何時,我們這個曾經(jīng)在藍色星球上遙遙領先的中國文明,也不得不準備接受屈辱和被動的命運。孫中山說: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將倒塌的房屋,整個結狗已從根本上徹底腐朽了……”馬克思說:一個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員遼闊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于現(xiàn)狀,由于被強力排斥在世界體系之外而孤立無依,因此,極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于要在一場殊死搏斗中死去。按歷史學家劃分,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恰恰是不得不準備接受屈辱和被動命運的開始。亞細亞,這個太遠升起的地方,已被漫天的陰霾遮蔽。事實勝于雄辯。讓我們把視線拉遠一些,看看世界上我們的國家和別的國家在干些什么的吧。15世紀末,中國的主旋律是對抗來自北方的侵入之敵,而東南海岸線還在荒寂中沉睡,雖然有一個著名的人物鄭和帶船率先駛向了太平洋,但他的行為僅限于“正其誼而不謀其利”君子之為,與此相反。歐洲的航海家們卻忙碌著征服海洋,隨之而來的是資本主義對外激烈擴張和貪婪掠奪。他們正讓偌大個世界在變小,變成了一個地球村,讓戶戶毗連,這樣就沒有哪個國家或單門獨戶或游離戶外。當歷史或時間的老人敲響18世紀暮鼓得時候,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法國的大革命,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正如海嘯般地推進或改變著人類文明。歷史學家不能不喟嘆地說:當太平洋上的狂濤巨浪,載著西方列強的軍船,和比軍船更有威力的新思想新文化呼嘯而來的時候,古老的華夏農(nóng)業(yè)文明再也不能與之匹敵了。中國,種族危亡和文明危機就不可避免地同時爆發(fā)了。一部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傷心史,一部血淚史,一部落后就要被挨打的屈辱史。你看吧,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zhàn);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對英法宣戰(zhàn);1894年8月1日,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zhàn);1900年6月21日,慈禧皇太后對13個國家宣戰(zhàn)。這四次戰(zhàn)爭的結果是什么呢?每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得的是,正如康有為所說:中國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四萬萬民眾“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宰割?!鼻逭畬@些戰(zhàn)爭后的賠款總數(shù)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條款等,總數(shù)達幾百個之多。自此,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德國歷史學家赫爾德這樣寫道:幾千年來,中國始終停滯不前。他們那些關于道德和法令的教誨總是反反復復,變著腔調(diào)在同一個話題上兜圈子,千篇一律地頌揚一種孩童式的義務。它對一切外來事物都是采取敵視、窺測、阻抗的態(tài)度。它對外部世界即不了解,也無興趣,更不喜歡,它的最高旨意竟就是終日沉浸在自我封閉的漫長黑暗之中。龔自珍說,這是一個人心混混、朝廷無才相、兵營無才將、學校無才士、田野無才農(nóng)、居宅無才工、工場無才匠、街市無才商,甚至連才偷才盜都沒有的衰落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讓人欲哭無淚。啊,我們這個曾經(jīng)誕生過屈原、李白、蘇東坡的民族;我們這個曾經(jīng)創(chuàng)造出四大發(fā)明,曾經(jīng)保持了上千年的世界領先地位的杰出的民族以及她那杰出的文明,何以到了清王朝后期,已經(jīng)完全淪為一個對內(nèi)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人們在請問歷史。人們在思索現(xiàn)實。有關專家說:“19世紀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屈辱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大量反思,思考中國需要些什么才能在這個復雜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時代。”當時光老人敲響20世紀德晨鐘時,人們感到,此時有一個最嘹亮的聲音,在中國大地上轟鳴,那就是——革命!
(三)
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朝廷喪權賣國,國家積貧積弱,社會戰(zhàn)亂不已,人民生靈涂炭。為應對千年未有之變局,避免亡國滅種之慘禍,實現(xiàn)民族偉大之復興,從魏源、林則徐等為代表的地主階級革新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主張,到洪秀全等人發(fā)動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以及洪仁玕進一步提出《資政新篇》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綱領;從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打出“自強”、“求富”的旗號開展“洋務運動”,到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代表的維新派在光緒皇帝支持下發(fā)動的“維新運動”,但可惜的是,他們都失敗了。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在哪里?無數(shù)仁人志士在爭論、探索。在中國,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口號的人是孫中山。此后的實踐證明,孫中山是20世紀初推動中國發(fā)生巨變的主要代表。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指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睂O中山28歲那年,想拜見清政府的重臣李鴻章,并呈上八千字的改良建議“以和平之手段,以漸進之方法,請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彼麍孕乓灾袊肆ω斄?,參行新法,其時不過二十年,必能駕歐洲而上之?!眳s遭到李鴻章的拒絕。失望的孫中山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徹底丟掉了溫和改良的想法,旋即遠趕海外,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從此,樹立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幟,開始以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國之路。歷史記錄了這樣一個重要鏡頭:1905年7月19日,孫中山與黃興第一次握手,史學界稱為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1950年8月20日下午2時,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人物集結在日本東京,宣告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由孫中山主持,黃興宣讀了中國同盟會的章程并倡議說:“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黨總理,不必選舉手續(xù)。”與會者均舉手表示贊成。據(jù)說此時,有一個小小的插曲:看到中國同盟會的大事已定,孫中山非常高興地與大家一一握手,正在這時,忽然間傳來“轟”的一聲巨響,找尋原因,原來是會議廳后的一塊木板倒塌了。孫中山幽默地說:“此乃顛覆滿清之預兆,值得諸君高興啊!”中國同盟會把創(chuàng)立民國列為誓詞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1905年11月26日,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會刊《民報》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了發(fā)刊詞,首次把中國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顧問尚明軒說:“三民主義”,就是針對當時中國所面臨的、急需解決的三個問題,提出了革命主張,這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民族獨立的問題,第二個是政治民主共和國的問題,第三個是人民的生活和社會進步的問題?!彼?,孫中山當時提出的三民主義很有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馮偉林說: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一群年輕人的聚會,是一群書生的集合。同盟會員個個熱血沸騰,慷慨激昂,他們放下筆,拿起槍,要立誓推翻清王朝,要用青春、熱血和生命去譜寫民族復興之歌。這時候的民族意識,憑借此散發(fā)出來的感染力,成為民族的最大的能源力量?!闭窃谌裰髁x這一革命綱領指引下,神州大地處處是可歌可泣的:起義!起義!起義!魯迅說:“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睂O中山與黃興等中國同盟會革命黨人自1906年起不斷發(fā)動一撥又一撥的武裝起義,較為有名的有醴陵地區(qū)起義、潮州黃岡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欽州起義、防城起義、鎮(zhèn)南關起義、河口起義……最為著名的當數(shù)1911年4月27日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說廣州起義大家可能印象不深,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人們最為熟知的。還因為在這次起義犧牲的革命黨人中,有一個不能不提得人物——年僅24歲的林覺民。24歲,花樣的年華。林覺民本是黃興的好友,曾留學日本,精通英、德等國語言,還是福建《建言日報》主筆。他臨死前寫下《與妻書》,在一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如此大氣磅礡如此兒女情深得《與妻書》是第一次第一篇!《與妻書》寫就的幾十年后,分別成為海峽兩岸中國人的中學教材,一代接一代地感動著后來的人們?!杜c妻書》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真情,“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纏綿悱惻而又充滿激情,充滿凜然正氣,“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奮。雖然已時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林覺民對愛妻的那份真情、那種“以天下人為念”、舍生取義的革命者的氣度風范,依然長教人為之動容。寫到此,歌手李建復《意映卿卿》歌聲依稀在我的耳邊縈繞: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今夜我的筆沾滿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鐘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曾經(jīng)我的眼充滿你的淚,然而我的心已許下四萬萬個愿。率性如我又怎能拋下此愿青云貫天,夢里遙望低低切切。千百年后的三月,我也無悔我也無怨。廣州起義震驚中外,連鎮(zhèn)壓這次起義的廣東水師提督李準也不得不承認:“民心思漢,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維持?!焙滓舱f:廣州起義,“全國人心皆趨向,革命自成功矣!”革命黨人用一腔熱血,用一腔忠誠,用青春和生命書寫了一個民族的壯歌,一個民族的史詩,他們不愧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四)
1911年是農(nóng)歷的辛亥年,這年的10月10日,無疑將永遠載入歷史的史冊,無疑將永遠讓人銘記。一個王朝終結了。一個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滅亡了,一個共和國的國家在亞洲誕生了。武漢,作為“九省通衢”、“南北樞紐”的華中重鎮(zhèn),在軍事上具有扼險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便是從武漢開始其改變中國歷史的行程,因此,武漢被稱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在這個影響中國影響亞洲影響世界的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里,是誰打響了武昌首義的第一槍?一般的史料里,都認為武昌首義的第一槍是出自當時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代表熊秉坤之手。有史料云:這主要是受孫中山的影響。武昌首義的3年后,即1914年在日本,中山先生曾指著熊秉坤,向各位同志朋友介紹說,“這就是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熊秉坤同志啊”。同時,孫中山在1919年寫國慶社論時,又在文中強調(diào)了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是熊秉坤所為。事實是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是鄂州人程正瀛字定國。這是當事人熊秉坤在自己回憶錄里說的,熊秉坤證明是程正瀛放的第一槍。當時,武昌首義迫在眉睫,但熊秉坤對自己好朋友陶啟元的哥哥陶啟勝不放心,遂找到陶啟元讓陶啟勝避開風頭,能躲就躲,誰知這陶啟勝反面不領情,還準備把革命黨人起義的事向上級反映,陶啟元大事不糊涂,一看自己的哥哥將要壞事的時候,馬上將此情告訴了熊秉坤。熊秉坤這時還沒采取對付措施的時候,那邊金兆龍和陶啟勝已經(jīng)發(fā)生了爭執(zhí)和打斗。首先是程正瀛舉起槍托,朝著陶啟勝頭部砸了下去,“陶啟勝搖晃著站起還想掙扎逃跑,熊秉坤拔槍對陶欲射擊,這時程正瀛舉起槍豪不猶豫扣動了扳機,情急之下的這一槍,正打中陶啟勝得腰部。這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比欢?,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首義同志會開會時,呂中秋卻認為第一槍是他放的,會中熊秉坤與呂中秋兩人均在場,為了誰放第一槍問題,兩人吵起來。后來,還有說是金兆龍在跟陶啟勝爭斗時開的第一槍。這樣就把武昌首義第一槍搞得撲朔迷離。學者伍立楊在《中國1911》中對武昌首義第一槍有一個較為說服力的解釋:他認為就地點而言,有的在工兵營放第一槍,有的在炮兵營放第一槍,雖然都是第一槍,但到底誰先誰后,很難考證。所以不管是金兆龍、還是程正瀛和呂中秋,其營代表都是熊秉坤,說熊秉坤打響第一槍,可視為廣義的第一槍。至于狹義的第一槍,理應歸于程正瀛。孫中山先生說:“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意外,蘊含著預先的不可知,但作為一次反滿革命的總爆發(fā),武昌起義又是必然的。1911年9月24日,起義總指揮部召開會議。定于10月6日即中秋節(jié)舉行起義,并確定了起義軍事行動計劃和攻擊命令。但由于準備倉促,行動不夠嚴密,意外事件打亂了預定部署。接下來意外事件可謂一個接著一個。一是駐南湖炮隊的黨人汪錫九等,為告假回鄉(xiāng)的同志張肇勛等餞行。正開懷暢飲時,隊官寧鴻鈞、排長劉步云闖了進來,橫加干涉,稱有違軍規(guī),喝令立即散席。江錫九、張肇勛等不服,引起爭執(zhí)。統(tǒng)制(相當于師長)張彪聞報,調(diào)派馬隊趕來鎮(zhèn)壓。汪錫九、張肇勛等逃離兵營。而此時,武漢三鎮(zhèn)已風傳“8月15日殺韃子”,湖廣總督瑞澄將此兩事聯(lián)在一起,引起了警覺,猜測革命黨可能在中秋節(jié)造反,于是下令,10月3日至7日實施特別戒嚴。鑒于清軍調(diào)兵遣將,嚴加防備,起義總指揮敵變我變,將起義日期延至10月11日。二是10月9日又發(fā)生了更為嚴重的意外事件,這天下午,總指揮部參謀長孫武等正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制作炸彈時,總指揮部總理劉公德弟弟劉同走了進來,正在吸煙的他不慎將煙灰彈落在炸藥里,引起爆炸,孫武被炸傷,急送醫(yī)院救治,其余黨人倉促轉移。俄國巡捕聞聲趕到,搜去了起義用得旗幟、文告、印信,馬上轉交瑞澄。清軍大肆搜捕,一時風聲大緊。鑒于此,武昌首義的主要組織者蔣翊武當機立斷,命令提前于當天即9日晚上12點鐘舉義,由南湖炮隊的同志“鳴炮為號”,城內(nèi)外各標、營一起起義。然而過了午夜,各營的起義人員終未聽到號炮。原來,又發(fā)生了第三次意外。負責與楊洪勝聯(lián)絡的革命黨人到指揮部報告,楊在送炸彈去工程營時被逮捕??斓轿缫?2時,敵軍警突然包圍了小朝街機關。劉復基要他們趕快跳窗逃離,他自己手執(zhí)炸彈沖向樓下,因投出的炸彈未爆炸而被捕。蔣翊武蓄長辯,著長衫,貌似鄉(xiāng)村學究,未引起敵人注意,跳窗后逃脫。彭楚藩剛逃出門即被警察逮捕。與此同時,革命黨的其他幾個機關也被查抄,被捕者達20多人。當晚,接到起義命令的各標、營革命黨人,正荷槍實彈等待南湖炮聲,但傳達命令德鄧玉麟因城內(nèi)戒備森嚴難以出城,當他設法到南湖炮隊時已過12時,各營革命黨不敢貿(mào)然行動。10月9日起義計劃沒如期實現(xiàn)。10月10日早上,又有意外和不幸消息傳來,武昌小朝街機關遭清軍突襲,蔣翊武、劉公逃出武昌,指揮部成員劉復基、楊洪勝、彭楚藩等被捕犧牲。這多的意外便罷了,最讓人頭痛的是起義軍群龍無首,起義面臨流產(chǎn)。在這關鍵時刻,工程八營革命黨總代表熊秉坤挺身而出,勇?lián)厝危偌緺I黨人隊長說:“如今反亦死,不反亦死,與其坐守待斃,不若奮起一搏。死中求生。”他又分析形勢:“各營均有同志,只要我們登高一呼,必然萬眾響應,何愁大事不成?”在他的感召下,各隊長均表示“愿聽驅策”。熊秉坤之子熊輝這樣回憶說:原定起義時機是當晚操課結束后,但因營區(qū)發(fā)生意外沖突,迫使起義行動提前。熊秉坤臨機應變,在巡查過程,對空連放3槍,隨即率領40位敢死隊沖向東轅門,士兵相繼冒彈雨抱煤油罐縱火。經(jīng)一夜血戰(zhàn),到東方黎明時占領督暑,武昌全城克復,滿城都是臂纏白巾的革命軍,一面醒目的鐵血十八星大旗,在黃鶴樓上迎風招展。熊秉坤曾獲授陸軍少將銜。但在1912年,因反對黎元洪與袁世凱勾結,遭到通緝逃亡各地。1913年參加中華革命黨,同年秋回到湖北,被孫中山委為討袁鄂軍司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熊秉坤歷任湖北省政協(xié)常委、全國政協(xié)委員。1969年逝世,葬于武昌九峰山。武漢首義成功后,不到三天,武漢三鎮(zhèn)光復,不到一個月,全國就有十三個省宣布起義,脫離清政府統(tǒng)治,短短四個月,大清王朝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晚10時,正值風華正茂的46歲的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他得就任誓詞僅僅八十余字,且錄于此:“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nèi)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謹以此誓于國民。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庇晌錆h首義引發(fā)的全國革命波瀾,就這樣結束了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這樣結束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也給列寧帶來了震動,布爾什維克黨起草了《關于中國革命的決議》:“祝賀中國的革命共和,為他們感到歡欣鼓舞?!弊源耍腥A民族便由“帝制”轉入“民治”的新時代了。如今,在天安門廣場聳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有一副武昌起義的浮雕,記錄了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上那重要的一幕,讓人們久久凝視。
(五)
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上無疑是一次空前的偉大轉折,豎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是中國近代社會演變和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列寧說:辛亥革命是“亞洲的覺醒”。2006年,胡錦濤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高舉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幟,領導創(chuàng)立中國同盟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孫中山先生組織領導和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年爆發(fā)的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從而結束了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閘門,譜寫了古老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歷史新篇章。辛亥革命作為20世紀中國發(fā)生的第一次偉大革命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它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埋葬了統(tǒng)治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我們還應該知道的是,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歷次起義都是用一個朝代來代替或更換另一個朝代。而辛亥革命不僅徹底地推翻了帝制,而且試圖建立一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由于當時革命黨人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就按照美國的憲法和政治體制,實行了總統(tǒng)共和制。當然,辛亥革命雖然未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專制主義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使其后那些企圖復辟封建帝制得反動統(tǒng)治秩序都變成曇花一現(xiàn)的丑劇,再也無法穩(wěn)定下來。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新紀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它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政治熱情,促進了民族覺醒。周恩來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后革命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毙梁ジ锩屓藗儺a(chǎn)生了新的國家意識,突破了傳統(tǒng)的“忠君愛民”的觀念,國家屬于我們自己,隨著民國的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所倡導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破壞掉了舊有的封建鎖鏈對國民個性的禁錮,在民國初年,出國留學和遠離故土謀發(fā)展的人比清朝末期大大地增加了,特別是由婦女創(chuàng)辦和經(jīng)營的各種企業(yè)、學校和藝技所不斷增多。這足以標志著中國婦女被剝奪人權長達數(shù)千年歷史的真正結束。正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才從政治上和人事上為新文化運動準備了有利的條件。1915年誕生的《新青年》雜志,其創(chuàng)辦人陳獨秀和最初的作者多半來自同盟會刊物《甲寅》的作者群?!缎虑嗄辍犯邠P科學民主大旗,使反保守、反愚昧、反奴役、反專制的新思想激蕩于中國。繼而有1919年五四愛國民主運動的爆發(fā),有各色社會主義的傳播,有共產(chǎn)黨的孕育誕生,有國共兩大政治力量的合作,有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辛亥革命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中鄭重宣告:“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睆亩鉀Q中華民族內(nèi)部的巨大矛盾,使占總人口94%以上的人民擺脫了民族壓迫,實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凝聚,辛亥革命對于古老的中華民族最終形成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現(xiàn)代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動搖了封建的經(jīng)驗基礎,有力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912年至1920年間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史料載:“官僚資本的發(fā)展在1911年以后就進入頹勢,外國資本的發(fā)展也在1914年以后受挫,惟民族資本始終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長率,全時期(1894年—1920年)平均發(fā)展速度為13.8%,還略高于外國資本的確13.1%。這說明它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國工業(yè)化希望之所在”。然而,我們知道,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它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中國仍舊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遠遠沒有結束。馮偉林說: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思想家和理想主義者,他的想象力和改造中國的雄心,他的世界眼光,已經(jīng)超越了他所生活的社會和他能集中起來的力量。但孫中山終其一生并未能實現(xiàn)他三民主義的宏大理想,他一生的眼神都是那么憂郁,那是理想末酬的傷痛。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江澤民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的忠實繼承者,始終把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yè)視為辛亥革命的繼續(xù)和發(fā)展。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通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我國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改變了方向,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新階段。胡錦濤說:毛澤東同志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tài)和階級狀況,經(jīng)過艱苦的實踐和探索,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zhì)、對象、任務和動力,提出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兩步走的戰(zhàn)略,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開辟了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zhàn)友們締造了一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武裝起來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一個在黨的絕對領導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英勇奮戰(zhàn)的人民軍隊、一個團結全民族絕大多數(shù)人共同奮斗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們黨依靠這三大法寶,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頑強奮斗,終于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xiàn)了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徹底結束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受壓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黑暗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開啟了新的紀元……
201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