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薪這件事上,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
來 源:未知發(fā)表日期:2018-12-14
就薪資進行商談,能夠為自己贏得長期利益;與內(nèi)外部的工作伙伴對此進行商討,還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添磚加瓦。可是,究竟是什么讓你在這件事上止步不前呢?
在15年的談判教學過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三個借口:“如果我開口之后,他們不高興怎么辦?” “如果他們不同意,怎么辦?”以及“我就不像是會說這事的人。”下面讓我來告訴你為何會存在這些借口,以及應(yīng)該如何克服它們。
首先,要做好準備。確保你的不情愿,并不只是因為缺乏準備。如果你看過談判方面的書、上過相關(guān)課程或是密切關(guān)注過一位好的談判者,你就會知道,讓對話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fā)展的秘訣,就是充分準備。假設(shè)你已經(jīng)準備好了,但卻依然拖延對話時間。下面這些借口,哪個聽起來很熟悉呢?
借口1:“如果我開口之后,他們不高興怎么辦?”
對于反對的恐懼,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擔心:擔心薪資談判會損害你與另一方之間的信賴,從而破壞關(guān)系。為什么當你開口提出要求時,對方會不高興呢?原因就在于:他們并不想面對這個問題,而你卻將其置于這種不舒服的情境,要求他們必須給出“行”與“不行”的回答。而任何一種回答,都會讓他們覺得沒面子。
預(yù)想被破壞會使人產(chǎn)生不適感,繼而引發(fā)潛在反對。好消息是你有辦法阻止以上情況。解決辦法就是重置他們的預(yù)期,從而減輕不適。要避免反對,你需要更加仔細地思考究竟要如何開口。讓他們提早知道你想要進行薪資談判,幫助他們理解這一對話會帶來什么。換句話說,你也要給他們一個準備機會,然后再進行面談。
我的建議是,首先要說明繼續(xù)這段關(guān)系的真實意圖,然后再說你有一個顧慮。接著請求能否繼續(xù)說下去,如果他們默許,那么就誠實、直接地表達你的想法。再問問他們是否有什么顧慮,然后你提出一個解決方法,聽聽他們的意見。如果兩者達到了某種程度的一致,那么你就要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商定好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如果他們對于內(nèi)容有任何異議,可以直接找你。另外,還要寫好一份對話記錄“供他們參考”,并表達自己的謝意。
如果你依然擔心,那么可以通過其他措施來避開抵制。哈佛教授漢娜。賴利。鮑里斯(Hannah Riley Bowles)建議,以“我們”代替“我”,以增強群體性的感覺。德克薩斯大學教授埃米莉。阿曼那圖拉(Emily Amanatullah)建議,你和其他人要像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并設(shè)法滿足你代表的第三方的利益(比如你的團隊,你的老板,你的父母或是你的配偶)。把這些策略推薦給女性,但對于男性也同樣有效。
借口2:“如果他們不同意,怎么辦?”
對被拒絕的恐懼源于自然而生的擔憂,即如果你的提案被拒絕,你會感到羞恥與失望。我和同事發(fā)現(xiàn),當你的提案是關(guān)于個人的時候,即你的要求反映了自己的價值時,最有可能產(chǎn)生這一感覺。怕丟臉是逃避談判的一個強有力的驅(qū)動因素。實際上,你越覺得自己在要求應(yīng)得的東西,你因被拒絕而感到丟臉的風險就越大。
要克服這種恐懼,試著重塑你的談判。別再想著如果回答“不行”你的感覺會有多糟,而是要想想你主動展開對話的感覺有多棒。這樣的話,進行對話才能保留臉面,一直猶豫畏縮才很沒面子。在《意識到你的價值》(Knowing Your Value)一書中,米卡。布熱津斯基(Mika Brzezinski)分享了她重塑薪資談判的過程。記住,你的自身價值并不取決于他們的說法,而是取決于你自己的說法和展現(xiàn)自我的方式。
借口3:“我就不像是會說這事的人。”
當我們的行為舉止與對自己的看法不一致時(即使這些看法是消極的),我們也會感覺糟糕。這意味著,你認為不進行談判反而是一個實現(xiàn)自我抱負的預(yù)言。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是會談判的人,那么你很可能真的不會這樣做。
這個借口很難克服。如果你強迫自己去談判,很可能會談得非常糟。就我的經(jīng)驗而言,認為自己不適合談判的人,往往對于什么是談判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并且看不到自我形象與這一印象有多少重合。他們對于談判的認識往往是具有侵略性、步步緊逼、專注于“贏”的人。如果這就是你的想法,而你也認為自己不屬此類人,那么你需要做的是:徹底拋開它、完全擺脫它,將你的心理圖像替換為一個被你當作談判模范的人。設(shè)想一個成功的人,一個你尊敬的人,一個能夠巧妙處理金錢、權(quán)力等沖突的人。你心目中的談判者應(yīng)該是一個你想要親近的人,這樣你就沒有理由認為自己不是個談判者了。
你能夠克服這些借口。我所描述的每一點,都可以將其理解為想要避免糟糕的自我感覺、一個正常而自然的期望。每一個借口都源于將談判視為必失去一些東西的過程,比如關(guān)系、自尊和自我價值。簡單點說,我們是為了不丟自己或是他人的面子,才為逃避談判找借口。
克服這些借口需要一些自我審視,以及愿意重塑對于談判與自身的看法。你需要在清楚自己能夠獲得什么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每一場談判,同時,你需要意識到,追求這些利益是自然而且可取的。
如果這段關(guān)系對你來說很重要,那么就要將談判向著加強關(guān)系的方向塑造。盡管你想要提升薪資,但如果不開口,很有可能會在根本沒給他們機會的情況下,以離職告終。
如果你的自尊心很強,那么就重新思考成功對你的意義。要是你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標準職業(yè)化地工作,那么獲取相應(yīng)的利益,將會讓你收獲更多自尊。
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是個談判者,那么就重新定義談判者,選擇一個與你有相同點的角色作為榜樣。這樣,談判對你來說將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讓你覺得不去談判才是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