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教父邵逸夫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著名的電影制作者、慈善家。1957年,他在香港創(chuàng)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發(fā)展電影事業(yè)。1965年與利孝和共同投資創(chuàng)辦TVB,邵逸夫在中國內地沒有任何生意業(yè)務,但長期向中國內地捐助巨額慈善資金。多年來他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教育、醫(yī)療捐助超過數以十億港元款項。2003年他創(chuàng)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y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各頒授100萬美元獎金,這些領域是諾貝爾獎所未涵括的。

     第一重身份:娛樂圈教父

  不久前,本港傳媒評選娛樂圈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六叔位居榜首。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本港娛樂圈明星中惟一年齡過百的人瑞,更重要的是他所執(zhí)掌的TVB王國是目前亞洲最大中文節(jié)目內容的供貨商,在本港有著近乎壟斷的競爭態(tài)勢;邵氏出品的影響力,甚至在港資還未全面啟動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滲入內地,TVB制作的《射雕英雄傳》等電視劇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內地引發(fā)了萬人空巷的盛況,至今仍被一代人奉為“經典”;香港演藝圈的“黃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如周潤發(fā)、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等等。

       不僅如此,邵逸夫對推動香港電影的發(fā)展亦功不可沒,他可以被視為是華人電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他與幾位兄長聯袂稱霸整個東南亞的電影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地擁有110多家電影院和9家游樂場。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制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開創(chuàng)了中國由邵逸夫獨掌大權的局面始于上世紀60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創(chuàng)業(yè),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產了1000多部電影;在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200多個發(fā)行網點,專門放映邵氏公司拍攝的中國影片;當年風靡亞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凌波等無不出自邵氏門下。

       可以說,邵逸夫締造了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個即使再過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標桿性人物。

     第二重身份:富豪榜???/span>

  與時常出現在娛樂版頭條的明星身份相比,六叔或許更鐘意被視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業(yè)務、市場敏銳度極強、對成本錎銖必較,老一輩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邵逸夫并非出身于貧苦人家。他的父親在上海擁有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顏料公司,可邵氏兄弟無人繼承父業(yè),全數進了娛樂圈。他于1926年追隨兄長赴新加坡開拓南洋電影市場,由職位最卑微的電影放映員做起。由于當時邵氏剛起步,并沒有自己的電影發(fā)行網絡,他只能自己挑著裝影片和器材的擔子跑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每個角落,到有華人聚集的地方放映。
       至上世紀60年代,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頗具規(guī)模,他的勤勉卻不減年少。據說他至古稀之年仍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著名導演張徹在邵的手下工作過,他寫的書中回憶說:“邵逸夫當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見,他坐的勞斯萊斯是名貴豪華的車,車里有酒吧,他改裝成小型辦公桌,連途中的時間都不浪費。”
       就商人而言,六叔也算是魄力過人、決策果斷。他從上世紀20年代與兄長一起打拼三十余年,已在南洋積累了相當的身家,卻仍選擇在知天命之年赴港“創(chuàng)業(yè)”;至20世紀70年代末,他淡出拼搏了近50年的電影業(yè),轉向進軍新興的電視行業(yè)時,已年過古稀––即使忽略掉他所創(chuàng)出的那一番業(yè)績,六叔的毅力也值得今日受困于轉型的香港后生景仰。
       拍電影、賣電影的人大多喜歡以“文化人”自居,六叔倒愿意誠實地承認自己是一個生意人。影評家們常常指責邵氏出產的影視作品“媚俗”,缺少藝術價值,產量大、傳世少。但僅以商業(yè)價值而言,專走小市民路線的“邵氏出品”稱霸香港電影市場近二十年;常被斥為盛產肥皂劇的TVB,也能常年坐擁本港收視率和廣告收入之首在營商方面,六叔則與所有對成本錎銖必較的香港老板并無差別,他甚至為此鬧出了笑話。例如,當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龍曾找他毛遂自薦,欲以每部一萬美元片酬拍電影。但邵逸夫認為此人太狂妄而把價碼壓至每部2500美元。結果李小龍掉頭投奔了六叔的競爭對手嘉禾,致使邵氏錯失了香港電影史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金雞”。另一次是他拒絕了一名劇務要20元買100個生煎饅頭給片場工作人員的申請,理由是公司內部食堂所賣的饅頭一個纔一毛錢。結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員因沒有早餐吃而鬧罷工,邵氏為此損失了近萬元。
       事后,六叔的太太方逸華只好戲謔地告訴公司同仁“他可省了十元”。

     第三重身份:慈善大家

  六叔并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梢哉f,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源自于他的影視王國,而他在內地的口碑則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

     早在1973年,六叔就設立了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于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yè)。
       1990年,中國科學院為了表彰他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做出的貢獻,將中國發(fā)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據統(tǒng)計,二十多年來,他共向內地捐贈了34億港元,興建了5000多個教育和醫(yī)療項目。目前,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它文化藝術、醫(yī)療設施遍布中國各地。2002年,六叔還捐資創(chuàng)立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的邵逸夫獎,用以資助全球造福人類的杰出科學家進行研究,目前基金總額已高達50億元。
本文關鍵字:娛樂 邵逸夫